拉萨以外的项目

洛达隆寺
加玛寺
桑亚扎



洛达隆寺,1998-1999年


洛达隆寺为一个与西藏吐蕃时期(7-9世纪)有关的遗址。位于山南专区羊卓湖正南,该村落为通往不丹的古代贸易路线上的一个战略驿站。村落中心小山顶上的大堡垒式寺院建筑现为一片废墟(在Hugh Richardson的圣地高峰里可看到一张旧图片)。一个属于萨家教派存留的寺庙位于该村中间。在20世纪60年代,顶层楼已拆掉。该寺的雕像和书籍现已大部分丢失,但是十分精美的壁画和一个大木祭坛仍保留完好。由于屋顶损坏,雨水现已渗透并造成壁画损坏。


俯瞰洛达隆寺及周围全境


西藏绘画专家David Jackson教授提出,这些壁画可追朔到著名坚赞贡布的同一时期,即15世纪早期。西藏文化发展公益基金会进行过基本建筑学测绘和取了画样进行进一步分析。

damaged by leaking roof   south wall
 

顶部左边:
被渗漏屋顶损坏的15世纪壁画。

顶部右边:
主体小佛堂南墙上的壁画细节。

左边:
正在进行稳固主体小教堂东墙上的壁画工作的乌丽·埃尔特根 (Dr.Uli Eltgen) 博士。

1999年,西藏文化发展公益基金会以保护建筑师约翰·哈里森 (John Harrison)、木工却巧和领班南吉为主,为此佛堂设计和建造了一个保护屋顶(其中呈列大部分15世纪的壁画)。

它基于传统的加排设计,十分明亮的中国塔型结构,可防止雨水进一步损坏壁画(过去,一个重型的层楼遮盖壁画-这看上去对重建是不大适合的)。达隆周围的排水系统已得到改进,因为壁画通过从下面的潮湿穿透而受到额外损坏。

德国修复专家乌丽·埃尔特根 (Dr.Uli Eltgen) 博士稳固了主体小佛堂里的大部分壁画,这些壁画以前看上去将从墙上剥落。木工曲觉先生矫正了木结构里的安放。该项目是在浪卡子县的官方许可下进行的。



加玛赤岗塔,1998-2000年

加玛,位于拉萨以东80公里处,为拉萨创建人松赞干布帝王的出生地。12世纪时,一个巨大的宝瓶形的却丹(印度佛塔)在这里建成,来安放转世佛教导师Sangye Wontoen Shongnue Jungnay的文物。

60年代期间,顶部被拆掉,但加玛塔的主体仍存留下来。根据已故Hugh Richardson 拍摄的一张旧照(最近在他的高峰圣地一书里发表),两个次要的佛塔,曾经侧面接触该场址;现在它们已被去掉。已故霍康和他的儿子强巴丹达资助了80年代后期的第1次修复。

西藏文化发展公益基金会在得到墨竹公卡 县的完全许可下采取用阿嘎使屋顶防水和重建旧照上模型的却丹顶部的方式完成了该项目。内部扶梯和通向放置却丹的平台的巨大阶梯上的一些裂缝也已修好。

 


加玛村


  <i>Completion of the work
工程的完工。


曲水塔,1999年

传说,传奇人物莲花生(Padmasambhava)在那里修建了一个巨大的佛塔,作为保存整个亚洲佛教地区常用文物的纪念馆。居住在洞穴里的尼姑们希望吸引更多的朝圣者,想要重建已经消失的佛塔。

尼姑们征收的贫乏资金仅够修建一个混凝土建造的廉价版本。西藏文化发展公益基金会与尼姑们签定合同并要求给予协助。由于对促进建成一个塔传统方式感兴趣,本基金会决定资助该项目。基金会的员工们协助一位来自山南的老工匠携手完成此项目。由于得到曲水县政府的完全许可,该佛塔于1999年夏完工。感谢Mathew Akester对本项目提出建议。

桑亚扎印度佛塔Stupa Construction 1999   construcvtion is finished

首页THF工程 》 拉萨以外的项目
西藏文化发展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