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纲要

简介
保护区框架
西藏的文物护传统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原则
计划准备及目标



  简介

拉萨案卷项目协会于1993年建立,该项目协会旨在研究及记录正在经历巨大变迁的拉萨旧城的方方面面。当时统计的历史建筑约有400多座,但到201年却只剩下了150座。旧的居住建筑所特有的高度、尺度和设计几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四层建筑群,它们外墙绘制了藏式装饰,但内部缺乏现代化设施。以前的公共场所现在也已被大量建筑所覆盖。结果,拉萨老城区的人口在近十年增长了一倍,但其基础设施却没有得到必要的改善。


1994及2001年:1994年,在小昭寺南部地区,中部是15世纪的甘丹康萨,后面则是小昭寺的金色屋顶。2001年,还是同样地方——所有的房屋都被重建成四层高的统一建筑,完全改变了古老的历史街区。

THF便是这个档案项目的直接产物,它旨在通过与拉萨市政府的合作,进一步促进拉萨的发展。从1996年起,THF与拉萨市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协议。联合开展恢复历史建筑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以最终复建拉萨老城区。

THF认为,这些历史聚居点大多都患有“慢性疾病”。旧建筑慢慢地老化、腐朽,最终废弃,取而代之的则是毫无灵魂的新式建筑(对拉萨而言,这些新建筑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多少便利,和旧建筑一样,仍然是隔声效果差,缺乏暖气设施,和管道设备)。要想让旧城成为一个保存完好、真实、有活力且舒适的地区,急需“良药”医治。我们还需要一个“建筑医生”(这个词是奥地利艺术家亨德特瓦萨尔 (Hundertwasser) 提出的)。来了解决定老城生活方式的因素、习俗、趋势及愿望。“保护”决不是意味着简单地确定其最美丽,且最重要的历史建筑,将它们变成博物馆,并为其在商业上的再发展清除其他一切。所有的建筑,不管是大是小、重要或不重要、漂亮或丑陋,它们就像是一个家庭的兄弟一样,都是这个历史地区的一部分。谁也不能分离出来,因为它们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作用。也就是说,市区修复资金应该平均分配给旧建筑及道路的修复和修建,从而让所有的居民都能够受益。

在这里居住的人们与他们附近的旧建筑一样,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这些街道和建筑才不会显得空荡荡的,毫无生机。因此,老街上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急需得到保护。即使是旅客,当然,通常老城区的生活非常艰苦,住房过度拥挤,而其内部设施也颇为简陋。但如果能够保持历史老城的原有的风貌,尺度和肌理让大家感到亲切的狭窄空间,以及古老神秘的立面,同时又能够改善这里的设施,维持其原有的结构,与那些冰冷的现代住房设施相比,这里仍能成为高质量的生活区。这适用于拉萨,也适用于其他面临“发展与保护”矛盾的亚洲城市。希望从旧房子里迁出去的居民可以迁出去,但希望留下的居民则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也是修复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人们的意见应该得到关注。

城市不是由规划师和政府官员凭空设计的。城市是由其居民、建筑及历史构成的,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变化。THF以拉萨的社区为基础制定了它的规划——恢复旧城镇,让人们在那里居住,同时也让游客及到访者欣赏,向往。

  保护区纲要

不同的修复和保护概念适用于不同的形势及需要。将遗迹或历史建筑转变成为向游客开放的陈列室,从而为其提供保护,这种博物馆式的方法适用于古代的遗迹及遥远年代的城堡。但保护平民居住的内城区却需要有一个特殊的,能够将居民们的需要考虑在内的为法。在技术方面,我们不仅应当根据需要采用合适的修复手段及基础设施改善技术,还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出单独的解决方案及开发新技术。应当向相关政府机构提供所列建筑的完整测绘资料。

在THF的拉萨旧城项目的规划原则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能就是德国式的 "behutsame Stadterneuerung" “谨慎城市修复”模式了。它适合西藏的具体情况,且非常强调保存原建筑有。德国模式既强调保留现代都市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区,也强调根据实际需要改善基础设施,即采取一种根本方法,既能满足居民需要,又能满足规划者要求。在模式的微观实施方面,人们将一块较大的区域划分成不同的保护区,通过立法对可能转化成商业区及办公区的房屋比例进行严格限制。即使整个地区由于条件改善而地价上涨,对租金的控制使原有居民依然可能住在原地。商业发展虽然能够为当地吸引投资,但却仍然需要对其慎重控制,以防止商业发展对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区本来脆弱的组织结构造成损害。在欧洲,保护规定通常涵盖广泛,如窗架颜色与尺寸,广告牌的用料及环保因素等等。

在拉萨,THF重点保护那些仍然完好无损但又急需维护的地区以及一些历史建筑密集的地区。出于实际的考虑,他们决定建立一个位于中心地带的示范保护区。在这些区域内,THF应当与当地居民及政府一起,同时规划并实施修复工程和基础设施改善工程。这样他们的工作就会对旧城其他地区的改建产生积极的影响。THF尽管在集中精力建设第一个保护区(即八廓街区),仍然继续建议政府保护其他所有历史建筑,或至少,尽可能多地保护那些重要建筑。为此, THF 在城内多个地区展开文献整理及研究工作,同时规划及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西藏的传统保护观念

依据西藏传统,只有那些最珍贵的建筑元素才会保持原状,如知名宗教壁画,具有历史内涵的建筑结构等。大多数情况下,如果需要对古老建筑(如寺庙及地主宅邸等)进行修缮时,人们会重建其中的一部分,并在建设过程中根据现代的审美对其进行改建。直至今天,这种保护观念也只是稍稍有所改变而已。有时,人们的用意虽好,却可能导致某个重建地点艺术及建筑的珍贵历史遗迹永远消失。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藏就损失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对残存下来的珍贵历史建筑进行保护。现在我们应该对这些残存建筑进行仔细研究及文献的搜集整理,从而加深我们对过去所用技术及材料的认识,并将其作为重要的例证加以保存。在目前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准备不充分、技术及材料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先作研究,然后才能展开修复工作。

另外,由于大多数传统工艺都已被国有域私营建筑公司所取代而人们也能够找到相对便宜且易于获取的新材料(如水泥),许多传统技术都已弃之不用。现在,我们需要重振这些传统技术,对其进行改良并用于特殊用途(如修复工程、新型的高质量建筑)。

当然,拉萨的现代化发展还要进行下去,而且在拉萨河谷还有充分的发展空间。旧城面积相对较小(约占目前城区的3%),其古建筑具有高度的文化及历史价值,这些都为引进国际认可的保护方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导原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主要是为文物保护提供一个国际认可的框架。这一原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顾问团体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所采用,是历史性城市改建工作的宪章,THF对此深表赞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另一个顾问团ICCROM提出了“一般管理指导原则”,也非常有用。

根据ICCROM的文物保护评估原则,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当依据一个重要的程序,旨在通过为相关资源价值制订索引框架,提高人们对这些珍贵遗产的关注程度和鉴赏力—它们是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个程序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测量、定义、分析及制定方案。

测量:依据其历史背景及实体环境对遗产资源进行测量和记录。

定义:从历史角度对该地点进行定义,从而确定其重要性。

分析: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对目标、材料及结构系统进行科学分析。

制定方案:包括长期及短期的保护、管理及维修规划。

(资料来源:Feilden, Bernard M; Jokilehto, Jukka: 世界文化遗产地区管理纲要,ICCRO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顾问团;Katja Virtanen 引用并总结)

历史遗迹浸染着过去的信息,经历数代保存至今,已经成为人们古老传统的活见证。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了人类价值的一致性,并将古代遗迹看作是人类共有的遗产。为我们的下一代保护它们,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共同责任。我们有义务将这些遗产完好生动地交给我们的后代子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威尼斯宪章

  项目准备及目标

…在我们对各项条件、各个社区及现存建筑进行研究、评估、测量及分析之后,我们的修复规划工作遇到了这样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应该由谁来负责这项计划工作。通过调查当地建筑公司已完成的修复工程,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太多的老技术似乎都被遗忘;工程进展速度过快,质量粗糙,运运不如末修复的老建筑建造精细。

THF曾费时数月,寻找那些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学艺的老师傅。虽然他们年龄都很大,但他们仍然热心地同意担任现场专家,对修复工程及培训学徒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如齐莫·米玛先生、齐莫·强巴格桑先生及阿玛察色女士。

首页THF工程 》 工作纲要
西藏文化发展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